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157章 赶制土地证 (第5/5页)
绳头小楷。李秀成侍立一旁,照着《芦苇村分田登记册》,念诵村民分田情况。 《登记册》记录了芦苇村分田情况,只有一本。为加快进度,李秀成把《登记册》拆成若干份,每张桌子处放置一份。 任务分解下来后,土地证制作速度瞬间增加了十几倍。 杨烜写完一张土地证,李秀成核对完毕,便交由一名吏员。那吏员等墨迹稍干,便把土地证拿到乡长面前,请他加盖印章。 盖完印章,吏员直接把土地证交给在场的乡亲。乡亲们得到土地证,才有了“落袋为安”的感觉,把它看了又看。即使乡亲不认字,也要端详半天,喜极而泣,再把它仔细叠好,放在贴rou口袋里。 在那个年代,一个农民的终极梦想就是有个一亩三分地,实现温饱。等填饱了肚子,才有机会娶妻生子,实现老婆孩子热炕头。 黑旗军平分土地给农民,虽说农民需要赎买,价格却极为低廉。每亩地作价五两银子,农民每年只需付出五钱银子,连续付上十年,就能得到一亩地。如果付不出银子,可以用粮赋折算银子。 精明的农民早已算出,即便算上赎买土地的五钱银子,他们交出的田赋也只有四成出头。四成的租赋,比起地主定下的六七成地租,已经大为减轻,何况还是农民自己的土地呢! 至于耕牛、犁具等生产资料,则由村集体共有,农民可以无偿使用。 这样的好事,听起来就像天上掉馅饼,却落到了八尺寨的农民身上。他们怎么会不高兴呢?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