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一百五十五章 领先时代的以工代赈(求订阅月票) (第2/8页)
说?” 皇帝愈发皱眉,心中嘀咕,这校尉虽有才学,但看起来,并不如永宁所称赞那般,竟似乎,连这些都不懂。 不过转念一想,对方并非地方官员,且如此年少,不懂民生也正常。 本来也只是心血来潮一问,没期待一个少年能有什么惊人见解,便也耐着性子,解释说: “工赈之法,虽卓有成效,却有诸多弊端,其一,便是运输,宛州洪涝,道路冲垮,水路难行,朝廷粮食如何运到地方?若是运不进,何谈赈灾?” “其二,即便粮款可及时送达,地方官吏却不免有贪墨之举,更何况,洪灾一起,山匪挟裹流民,地方不稳,这工赈能有几分成效,犹未可知。” 旁边。 云老捋着胡须点头,这些,他也是明白的。 不只是他,满朝文武,除了部分不通民生的官员,大多,都心知肚明。 以工代赈,不是想不出,而是难以实施。 齐平丝毫不意外,因为类似的问题,他熟知的历史上也都有,为什么说,以工代赈是一门不断完善的技术呢。 就是因为存在问题。 而归根结底,无非技术条件不够,与组织能力不足,办法再好,底下人办不利索,也是空谈。 “您说的这些,的确是问题,但我这个‘以工代赈’与您说的,却是有些出入的,所谓的难点,我也有些办法可解。”齐平说道。 “哦?”云老意外,道:“齐小友说说?” 语气中,倒也并不很认真。 归根结底,没觉得齐平能有啥好主意,毕竟满朝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