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三 (第20/28页)
原须尽东道之谊。只是实在不敢留你到家去住。倘或有人认破时,不是耍处。今晚下弦,后半晚正好赶路,贤弟,你连晚回去吧,莫在此耽搁。闯出祸来,我救不得你,岂非一世遗憾?” “是,是!我连晚便走。只些许薄礼,务必请押司收了。不然,我回山必然受责。” 宋江想想,这也是实话,说不得只好留个笔迹在外:“既然如此,我有个叫贤弟不致受责的计较。” 说着,他起身亲自去借了副笔砚,讨张纸,写下一封回信,递了给刘唐。 刘唐是个急性子,也不善辞令,看看如此,再无话说,起身拜了四拜,收拾包裹腰刀,跟着宋江出了酒家。 到得巷口,往北出城是奔梁山的大路,宋江携着他的手低声嘱咐:“贤弟保重。再不可来!只此相别,我不远送了!” 彼此唱个喏分手。他心里有事,脚下便忘了远近,信步走着,左绕右转,不知不觉来到大街上。 那阎婆在刘老实茶店里坐了一下午,看看已将上灯,茶客皆散,只得走路。刚踏出店门,陡地眼睛一亮——多日无觅处的宋三郎,正低着头从店前走过。 阎婆这一喜非同小可,赶上去喊道:“三郎,三郎,寻得我好苦。” 宋江不想又撞着了她,无可奈何,只得站住了脚。 “好贵人,难见面。”阎婆说道,“便是小贱人有些言语高低,伤触了三郎,也须看我老婆子薄面。如何便不回家?” “我这些日县里事忙,等闲了却来。”<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