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年代文里搞建设 第48节 (第12/12页)
域都埋下了种子,如今已经到了收获的时节。 沈城重工一厂制造的纺织设备已经运到了滨城的纺织厂,全国产棉区百分之六十的棉花都集中在滨城,经历完“棉花→棉线→棉布→棉衣”的工序,最终变成一件件标准尺码的衣服,流通进入全国市场。 柔软性高、舒适性强的棉衣时代就此到来。 为了解决棉衣染色不易、易打褶、易掉色、版型容易变的问题,叶泠联系了蓟州轻工业学院与华东石油学院的教授们一起搞研究,蓟州轻工业学院的教授们负责解决棉衣上色、版型设计等问题,华东石油学院的教授们则是专注于研究那些由石油中提取出的化纤原料。 研究发现,在纺织过程中掺入适当的化纤原料后,纺织品的耐磨性、舒适度、版型维持时间等都会得到优化,而且染色与固色也会变得更容易些……滨城纺织厂生产的衣服一下子就变得花里胡哨起来。 农业大学那边的教授们在北疆种棉花也取得了很大的突破,在北疆种植出来的棉花不仅品质高,而且产棉量也大……这打破了很多人对于种植的偏见。 绝大多数人都觉得只有沃土上才能种植出好的作物庄稼来,可北疆土地贫瘠,咋北疆种的棉花比其它地方都要好? 农业研究人员意识到了光照、水分等的重要性,将棉花种植的心得借鉴到了其它农作物的培育研究中去,诸如果树培育、经济农作物培育等,有些研究走了弯路,也有些研究就像是瞎猫碰上了死耗子一样,尝试了三五次就取得了成功。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